东汉
- 班固
- 克己复礼,以奉终始,允恭乎孝文。 两都赋 其二 东都赋
- 杜笃
- 富衍于孝景,功传于后嗣。 论都赋
- 故创业于高祖,嗣传于孝惠,德隆于太宗,财衍于孝景,威盛于圣武,政行于宣元,侈极于成哀,祚缺于孝平。 论都赋
- 张衡
- 永世克孝,怀桑梓焉。 南都赋
西晋
- 潘岳
- 故躬稼以供粢盛,所以致孝也。 藉田赋
- 能本而孝,盛德大业至矣哉! 藉田赋
- 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此亦拙者之为政也。 闲居赋
陈朝
唐
中唐
五代
五代至宋初
- 徐铉
- 粤若成王,史佚周召,左右前后,惟仁与孝,靡过不举,无善不告。 颂德赋
北宋
- 吴淑
- 或感至孝于赵郡,或表善政于零陵。 露赋
- 楚姬著节于渐台,姜妇明孝于涌泉。 江赋
- 云华之孝,既照夜而忽茂; 竹赋
- 复闻杜孝置筒而寄归,张昭结网以供膳。 鱼赋
- 王禹偁
- 恩流于孝弟力田,德被于雕题辫发。 籍田赋
- 亦将动孝思于严配,扬和乐于华夷。 大合乐赋
- 范仲淹
- 莫大之孝,蚁怀者兆民。 明堂赋
- 一则崇孝悌之本,一则求善教之旨。 养老乞言赋
- 宋祁
- 若乃宗臣名世,骏岳储休,君托股肱之体,天与忠孝之侯。 郦潭秋菊赋
- 文彦博
- 徒观其孝道斯盛,国家遂行。 孝者善继人之志赋
- 终乃有迁父为慈,而子为孝。 中者天下之大本赋
- 旌此至诚,表乎笃孝。 玉鸡赋
- 吾皇以孝德升闻,兹玉鸡兮来萃。 玉鸡赋
- 刘攽
- 靡一物之盖阙兮,所以广孝思而尽心志也。 鸿庆宫三圣殿赋
- 苏轼
- 事父能孝,故可以事君; 明君可与为忠言赋
- 舒亶
- 日深致孝之念,躬尽事亲之理。 舜琴歌南风赋
- 薰兮入奏,永言至孝之心。 舜琴歌南风赋
- 帝乐在孝,而非乐于弦歌。 舜琴歌南风赋
- 崔公度
- 断一树伐一木,谓之不孝。 感山赋
- 傅共
- 通于神明,天子之孝。 南都赋
- 桂南升
- 使南陵与叔祖有一日好,历观其孝道之终始,与夫识量操履之端详,当于古人求之矣,岂特列于一乡之善士而已哉! 跋三山二士赋
宋
- 徐晋卿
- 考叔纯孝,石碏纯臣,义事君兮孝奉亲。 春秋经传类对赋
- 王子韶
- 以此致孝,孝无不成; 六圣原庙赋
- 曹勋
- 兹蒙委使,仰托圣孝,洎天威所临,使事必济。 迎銮赋
- 马上,馆伴翰林学士张钧曰:帝与国相见公所言激切,志在忠孝,甚喜。 迎銮赋
南宋
- 虞允文
- 目为至孝之感兮,觇瑞应之图而有云。 辨乌赋
- 致晋室孝子独尝以身,而高邮贞女莫全其躯。 诛蚊赋
- 王十朋
- 懿矣三女,贤哉二娥,处子之孝,凛然可多。 会稽风俗赋
- 舜为人子,克谐以孝,故其俗至今烝烝是效; 会稽风俗赋
- 前日淳朴变而浇伪,前日廉逊变而争敚,前日勤俭变而矫怠,前日忠孝变而凶悖,尚何执纸上陈迹而譊譊其颊舌邪? 会稽风俗赋
- 吾徒宋孝先李大鼎作梅溪庚午多士赋,叙一堂八斋六十人名字,而铺陈条列三百六十字之中,言简意尽,有足观者。 梅溪题名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