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字:
系统将对诗句按该字在句中的位置分类显示。
夏
字在诗句中的位置:
第 1 字
第 2 字
第 3 字
第 4 字
第 5 字
第 6 字
第 7 字
第 8 字
第 9 字
第 10 字
第 11 字
第 12 字
第 14 字
诗句按体裁分类:
五绝
七绝
五律
七律
五排
七排
词
四言
六言
古体
乐府
骚
偈
曲
辞赋
赞
其他
联
共1281,分26页显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
3
4
5
下一页
曹魏
曹丕
从朝至日夕,安知夏节长。
夏日诗
西晋
傅玄
地下无刻漏,安知夏与冬。
挽歌
何以要之影与形,永增夏结繁华零。
拟四愁诗四首 其四
潘岳
凛凛凉风升,始觉夏衾单。
悼亡诗三首 其二
魏晋
无名氏
外则夏侯玄。
晋鼙舞歌五首 其三 景皇篇
无名氏
奏九夏。
晋四厢乐歌三首 其二 食举东西厢乐诗
绥函夏。
晋四厢乐歌三首 其二 食举东西厢乐诗
林鹊改初调,林中夏蝉鸣。
子夜四时歌 其十一 夏歌二十首
昔别春风起,今还夏云浮。
子夜四时歌 其十三 夏歌二十首
南朝宋
颜延之
秋飙冬未至,春液夏不涓。
从军行
谢灵运
不怨秋夕长,常苦夏日短。
道路忆山中诗
范晔
虽无嵇生琴,庶同夏侯色。
临终诗
刘义恭
温宫冬开燠,清殿夏含霜。
登景阳楼诗
鲍照
奔泉冬激射,雾雨夏霖浮。
山行见孤桐诗
刘铄
溜众夏更寒,林交昼常荫。
过历山湛长史草堂诗
南梁
沈约
色随夏莲变,态与秋霜耋。
长歌行
江淹
至游夏以升降。
杂三言五首 其三 镜论语
任昉
兼称夏云尽,复陈秋树索。
答刘孝绰诗
开红春灼灼,结实夏离离。
咏池边桃诗
吴均
今来夏欲晚,桑扈薄树飞。
赠杜容成诗
刘孝绰
白云夏峰尽,青槐秋叶疏。
归沐呈任中丞昉诗
萧子范
试逐微风远,聊随夏叶繁。
后堂听蝉诗
萧纲
吴戈夏服箭,骥马绿沈弓。
旦出兴业寺讲诗
陈朝
徐陵
攒荆夏不通,积雪冬难上。
陇头水
阴铿
重櫩寒雾宿,丹井夏莲开。
新成安乐宫
初唐
李义府
日色夏犹冷,霜华春未歇。
和边城秋气早
宋之问
北入养龙溪,势如夏云积。
缑山诗
唐
张说
果思夏来茂,花嫌春去早。
四月十三日诏宴宁王亭子赋得好字
苏颋
曩期冬赠橘,今哭夏成梅。
蜀城哭台州乐安少府
张九龄
东弥夏首阔,西拒荆门壮。
九月九日登龙山
张钦敬
昔闻夏禹代,今献唐尧日。
洛出书
杜甫
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
北征
主家阴洞细烟雾,留客夏簟清琅玕。
郑驸马宅宴洞中
李华
开拆秋天光,崩腾夏雷吼。
仙游寺
岑参
树密昼先夜,竹深夏已秋。
过王判官西津所居
贾至
怀君晴川上,伫立夏云滋。
寓言二首 其一
元结
石宫夏水寒,寒水宜高林。
石宫四咏 其二
皎然
应吹夏口樯竿折,定蹙湓城浪花咽。
江上风
郑辕
濯似春筠茎,奇如夏峰势。
游枋口(并序) 石笋高
盛唐
孟浩然
将探夏禹穴,稍背越王城。
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二公
李颀
烹葵摘果告我行,落日夏云纵复横。
送刘十
高适
复值凉风时,苍茫夏云变。
酬别薛三蔡大留简韩十四主簿
中唐
韦应物
岚岭晓城分,清阴夏条长。
慈恩伽蓝清会
坐使青灯晓,还伤夏衣薄。
寺居独夜寄崔主簿
嵯峨夏云起,迢遰山川永。
送苏评事
云开夏郊绿,景晏青山沈。
沣上精舍荅赵氏外生伉
清露夏天晓,荒园野气通。
南园
重门永日掩,清池夏云生。
夏景端居即事
阴颖夕房敛,阳条夏花明。
种药
孟郊
喜见夏日来,变为松景清。
题从叔述灵岩山壁
共1281,分26页显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
3
4
5
下一页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